当代修辞学

期刊导读

基于修辞学的弹幕符号与时空研究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7

所谓“弹幕”,是一种即时评论字幕,受众可以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发布所见所感,其评论一般会从右往左飘过屏幕,是一种“覆盖式评论”。当大量文字从屏幕上连绵不绝地飘过时,就像一片枪林弹雨形成的幕布,因此这种评论形式被形象地称为“弹幕”。受众之所以喜欢开着弹幕看视频,是因为弹幕营造出一种融合了客厅、影院和独自观影的体验。当众多观影者同时或相继发布大量弹幕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评论时,实际上对视频起到了修辞作用。

符号修辞:弹幕的视觉强化与意义联想

肯尼斯·伯克将修辞定义为符号行为①,较罗兰·巴特而言扩大了修辞研究的范围。弹幕的基本符号可以分为文字符号与其他符号,弹幕本身又具有视觉效果,自然包含在视觉修辞研究的范围中。

首先,文字与其他符号通过视觉观看,蕴涵视觉成分。与其他文字符号不同,汉字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律和视觉效果,因此学者谈倩提出“汉字视觉修辞”的定义②。以弹幕热词“又双叒叕”为例,实际上是为了强调汉字视觉化的效果,将汉字字形的重叠融入语言表达的效果中,以此强化观影者的意义表达。

其次,文字与其他符号可以转化为想象中的图景。人们在对弹幕视频进行生产加工时,修辞者会将现实或想象中的图景转化为文字,而接受者又将其转换为心中形象,或通过其他媒介转换为实在的图像③。例如弹幕中常出现的“ORZ”,其实是观影者将生活中“失意体前屈”的视觉形象转化为更为直观的表情符号,而其他观影者通过自己对弹幕视频的认知还原出符号中所蕴含的“被击垮”或者“膜拜”的含义,从而达到视觉修辞的效果。

时间修辞:社会发展的“弹幕史诗”

时间修辞多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但笔者认为,不同时间观看同一视频片段的时间差可以形成文学作品般的戏剧性冲突。

首先,时间打卡满足受众心理优越感。在视频中,此刻的时间与视频内容可能毫无关系,但仍然不影响受众“打卡”,这种行为类似于旅游时留下“×××到此一游”的心理,一般出现在番剧的第一话开头和最终话的结尾,可以带给受众“我曾经看过这个视频”的成就感。类似的还有“×周目”打卡的弹幕,是一种以用户自身为参照物的变相时间打卡,给受众一种身为“前辈”、对视频内容十分了解的心理优越感。

其次,时间修辞书写“弹幕史诗”。恩格斯十分赏识巴尔扎克的“时间感”,称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使读者从中得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之所以称赞《战争与和平》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因为它达到了“史诗性”的修辞效果。带有时间感的事件内容出现在弹幕视频上时,实际上也起到了记录“时间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的作用,赋予弹幕“时间感”。这也是常有人“为弹幕二刷”的原因。再看一次视频,会发现视频上出现了许多新鲜的“梗”、段子等,而这些“梗”对观影者来说,能够成为过去历史的回顾。同时,时间修辞还存在一种“断裂式”的模型,断裂式时间观更强调了各个时间区段的差异性,常见的手法是找出标志性和分水岭式的事件④。这种手法在弹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是选择原谅他”(2017年热词)和“真香”(2018年热词)同时出现在同一视频的同一画面上,这种差异性很容易带给观影者戏剧性的心理体验。

空间修辞:话语颠覆与狂欢图景

在电视时代,传统观影场景中的观众作为“受众”,被动接受导演的艺术创作,两个群体界限分明,受众的观影情绪、评论等只能通过事后影评或读者来信等滞后方式有限地被反馈到制作方⑤。而弹幕的即时互动一方面给予了观众充满偏好与趣味的自我表达的空间,鼓励更平等的交往,另一方面却通过设置隐藏的“特权”造就了更多的层级。

首先,弹幕空间凸显话语权力。屏幕本身可以看做一个虚拟的空间,每条弹幕占据不同的位置,大多数弹幕都是从右往左飘过屏幕,字体颜色为默认的白色,但也有会员用户可以将弹幕发布在固定位置,并改变弹幕的颜色,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这种特权类似于身份标记,将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区分开来。传统媒体时代,在编辑报纸时,重要的新闻永远会放在头版的上版,并将标题放大加粗,营造出“版面视觉中心”,其依据便是人的注意力。若将屏幕类比为报纸版面,从视觉修辞学看来,弹幕的色彩、位置就相当于报纸的版面设计、色彩运用。在屏幕上,“视觉中心”无疑是上半部分的中央位置。当许多弹幕飘过时,人往往只会力所能及地看其中一部分弹幕,而忽略大部分弹幕,但拥有特权的会员用户可以将弹幕放置在屏幕上方的中间位置,并设定为颜色鲜艳的字体,相对于普通用户,这部分人的声音更容易被他人听见,即拥有更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