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期刊导读

浅析当代中国体育文学及其发展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1

体育文学起步于远古时期,透过古代典籍可发现古人以简单明了、言简意赅的方式所记载的当时社会的体育生活,历经漫长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当代中国体育文学不断趋于多样丰富,并涌现出一大批新型的体育文学形式,诸如体育报告文学、体育电影、体育网络文学等,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体育文学历经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发展轨迹。在此背景下,对当代中国体育文学及其发展进行探索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一、体育文学概述

在马克思看来,文学的创作及欣赏属于是人的生活活动,而文学不论是其出发点还是其最终归宿都是人。和文学相一致,体育也是对人的生活活动的重要体现,同时体现着人对体育该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实践。就好比,体育运动员的竞技即为将体育文学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的竞技过程,展现人在体育运动中的价值观念,在这过程中,体育与文学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体育文学中涉及到深厚的文化内涵及文化理念,不论是哪种文化都离不开传承,体育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同样需要得到有效传承,为此体育文学得以应运而生。体育文学主要指的是以文学的方式来记载和传承体育,诸如体育赛事的报道、体育事件的传播、体育文化的研究等,都需要运用到与文学相关联的学科内容来进行研究分析1。另外,为实现对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还应当对其核心价值观念进行明确,也就是应当对体育文学价值观念进行科学定位。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们有着构筑和谐社会的统一诉求,并且一经上升至中国梦的高度因此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于——推进友谊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融合,以此进一步实现体育文学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当代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变迁

1.冠军文学:当代中国体育文学发展、繁荣阶段

1978年至1984年,我国竞技体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国际体育竞技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在1978年第29届马德里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中,中国运动健儿获得了击剑历史上的首枚奖牌;又如,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次参加的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中,中国代表团共斩获了15金、8银、9铜,位居奖牌榜第4名。在此背景下,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体育文学作品,充分表达了作家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这些作品主要是对优秀体育健儿、教练员的歌颂赞美,描绘了体育健儿在运动赛场的拼搏精神,展现了教练员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的高尚品质。例如,在由中国当代作家理由创作的《扬眉剑出鞘》中,作者紧扣马德里赛场的比赛情景,描绘了中国女子花剑运动员栾菊杰斩获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亚军的事迹,歌颂了运动员顽强不屈的意志及为国拼搏的精神。该部体育文学作品作为追求审美功能的“小说式”报告文学的重要代表,其同时也掀起了“冠军文学”创作的热潮,在这一阶段诞生的典型体育文学作品还包括有《新的高度,属于中国》(赵丽宏)、《中国姑娘》(鲁光)、《美》(陈祖芬)等。体育诗歌在这一阶段也实现了长足发展,诸如由胡乔木创作的赞扬女排精神的《中国女排之歌》、由周达歌颂长跑运动员顽强不屈意志的《长跑者之歌》等,这些体育文学作品对一代人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那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总的而言,这一时期的体育文学代表作,普遍是以“冠军文学”为主题的。

2.反思问题文学:当代中国体育文学转型、探索阶段

1985年至1989年,中国在世界体育赛场上屡屡失利,例如,在1985年第13届足球世界杯东亚地区预选赛中,中国不敌香港惨遭淘汰;又如,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最终只获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在奖牌榜上居第11位,成绩并不理想。面对体育赛场的接连受挫,广大体育文学作家对体育事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了反思,进而创作出彰显时代特征、反映体育尖锐问题的作品,作品针对该时期的体育体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存在的相关不足进行了深刻地揭示,同时提出了反对政府过度干预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观点;还有一些作品则秉持紧紧围绕竞技体育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倡议。在这一时期社会环境、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体育文学作品不断发展转变,诸如冯骥才、赵瑜、罗大成等一批作家通过对体育文学发展意义的深刻反思,以此涌现出大量的“问题文学”作品。以赵瑜创作的《强国梦——中国体育的误区》《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为例,作者摆脱了“歌颂”“赞美”体育竞技的主旋律,而是以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及对中国体育事业的热爱展开反思、批判。首先,在《强国梦——中国体育的误区》中,作者从体育本体观念、中国文化传统层面着手,剖析了体育多个层面所存在的矛盾,提出了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想法,以此还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体育报告文学创作的发展。其次,在《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中,作者以期引领广大群众,将对奥运会金牌的关注度转移至全民健身上,转移至体育的本质上,即为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达到强身健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2。这一反思与探索在那一时期显然是难能可贵的,不仅充分展现了作者身先士卒的勇气和魄力,还重要体现了体育文学的典型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