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期刊导读

旅游翻译现状及旅游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4

一、引言

2018 年3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旅游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国际游客对我国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和认知,决定了我国旅游产业是否能适切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旅游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然而,我国旅游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存在不少贻笑大方的错误。本研究从西方修辞学视角提出修辞者人格和权威构建、受众中心主义两点修辞策略,并基于修辞策略探讨旅游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机制。

二、旅游翻译现状

国务院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指导意见发布后,涉外旅游得到了旅游景区的重视。各景区的官方网站、游览票证、宣传手册、景点路标路牌、景点名称和解说词等均出现了英文版描述。然而,与涉外旅游如火如荼发展趋势相对立的是旅游翻译不容乐观的翻译现状。当下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译名不一。虽学界普遍赞同景点名称翻译遵循“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原则,但由于译界缺乏统一的翻译细则、旅游翻译涉及专名数量庞大且新词汇不断出现,导致同一名胜古迹、路名、地名等概念存在不同译名。乌永志[1]通过调研各级旅游局官方网站、官方宣传册及景区宣传材料等发现,“黄帝陵”“碑林”“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知名景点的译文存在不同版本,仅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一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达24 个之多。这种现象极易造成信息交流的混乱,误导国外游客。

第二,拼写语法错误和死译普遍。当下很多旅游翻译并不是由专业翻译人员完成,一些译者受制于专业素质、时间等因素,译作中出现不少基本语法和拼写错误。比如,《曲阜孔府孔庙孔林》一书封面和封底上英译文为:The Jemple of Confucius,The Cemefery of Confucius,and the Kong Family Mapsion in Qufu.仅仅一个书名,出现了三个基本的拼写错误:temple-jemple;cemetery-cemefery,mansion-mapsion。又如,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官方网站的美景赏析模板,将“平分秋色”译作:equal autumn scenery.这样逻辑不通的逐字死译无法传递源语优美意境,让国外游客不知所云。

第三,文化知识缺失,胡乱猜译。旅游翻译作为单向专业翻译中涉及面最广的翻译种类,包含旅游文本、景点、导游词、旅游广告、宾馆、菜品等的翻译,涉及美学、诗歌、文学、历史等因素。在翻译实践中,一些译者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够,对旅游资料内涵把握不准确,导致旅游翻译中望文生义的现象突出。比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被翻译为“censer”,显然译者没有做好预习工作,误将“香炉峰”当成“烧香的炉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很多场合被译为:National Park of China,译者若仔细查阅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犹他国家公园等就会发现,我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外的“国家公园”其内涵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前须充分查阅核实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并用英语准确表达,这样才能使国外游客对景点所传递的中国文化有所理解,实现交际的功能。

第四,汉语文化负载词被归化、替换。当今旅游翻译过分强调旅游的诱导功能,认为旅游翻译应以顺应译文受众的文化和审美、激发国外旅游者兴趣为目的,在这一“译入语文化为中心”的翻译思想导向下,译者多用英语国家文化诠释中国历史文化:济公被翻译成“Chinese Robin Hood”;梁山泊祝英台译成“Romeo and Juliet”;株洲译成“Venice in China”;银川比作“Little Mecca of China”;祝融被译成“Chinese Prometheus”,诸如此类用英语国家坐标定义中国文化的现象使中国文化负载词一律“消声”,令人担忧。

第五,诗歌楹联删译、减译普遍。我国古典文学一贯强调意境、格调和神韵,受此思想的影响,旅游景点的介绍中多见辞藻华丽、凝练含蓄的四言排比和对偶平行句式,旅游景点又因历来受文人墨客、王公贵族青睐而镌刻无数诗词楹联名言佳句。然在旅游翻译中,译者强调旅游文本是“大众的通俗读物”、读者对象是“国外普通游客”,把可能造成翻译困难、理解困难的诗歌楹联删译或减译。比如,在少林寺官方网站的英译中,《诗经·大雅·嵩高》云:“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白居易赋诗“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踏翠弄潺湲……”等意境优美的语言均被删译。

第六,景点名称被随意音译。名胜古迹的翻译不可避免地遇到历史上某一朝代或人物;一些景点的命名融合了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感,体现中国文化“意与景混”的上乘境界,其内涵的准确度不易把握,不少译者遇到此类翻译材料时采取一概音译的方法。比如,少林寺官方网站上对历代住持的英译均采用了音译的方法:慧觉,报恩,纯白永玉,心云清宁等住持名都被翻译成对应的拼音:Hui-jue,Bao-en, Chun-bai Yong-yu, Xin-yun Qing-ning,这样毫无意义的语言符号的堆砌显然无法传递名称所蕴含的佛家思想和文化,使浓重的文化内涵“被隐身”,也无从谈起信息和文化的交流,“是一种十分笨拙和勉强的处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