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期刊导读

中国风流行乐词的修辞学论析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典型的社会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流行乐词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既客观呈现了一定的时代价值,又间接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审美,不仅会决定乐曲的传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引导语言发展的潮流。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研究流行乐词的修辞,不仅可以丰富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1“中国风”的界定

“中国风”又被称作“中国风格”“中国古典风”,作为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被全球流行趋势所认同的一种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正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一定程度上成了“再现及传播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1],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如“中国风”流行音乐等等。关于什么样的音乐才能叫“中国风”,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概有三类:一是香港乐人黄晓亮在其《中国风音乐史》上界定的,认为“中国风”流行音乐就是三古三新(古词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相结合的独特乐种,这是目前获得较多认可的版本。二是以方文山等为代表的一些艺人认为,“中国风”流行音乐就是指流行音乐创作中把古典文化作为主要内容,采用现当代流行音乐表现方式,表达出具有中国韵味的一种近年来兴起的音乐类型[2];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则认为,“中国风”就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式唱法与编曲,唤起听众民族审美心理共鸣的音乐作品[3]。上述概念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但有如下几点是共识:在乐词上,“中国风”流行音乐中融入了中国古典文化形式,大多清新古朴、古色古香;在编曲上,“中国风”流行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中国传统乐器参与配乐;在唱法上,在西式唱法中适当加入中国特色的戏曲元素、民歌唱法等,实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西方流行音乐的融合。据此,笔者认为,“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在流行乐坛中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它在西方流行音乐基础上,通过将民族化的音乐元素、传统的编曲形式及古典文学的诗词韵味融入歌曲的创作中,使之在充分展现出东方民族文化优秀品质的同时,引起本民族最普遍的美学与道德的共鸣[4],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古典风格歌曲。

“中国风”流行乐词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萃取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又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中国风”流行乐词,不仅能反映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能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视域。在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今天,“中国风”流行歌曲作为亚文化的重要代表迅速崛起,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与认可,成为当今乐坛新现象。笔者之所以探究“中国风”流行乐词的修辞,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以往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研究着重点在于歌曲本身的曲调研究,对乐词的语言学阐释不多,笔者以“中国风”并“修辞”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服务平台检索,截至2019年1月26日仅析得有效文献17篇;第二,“中国风”流行乐词不仅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还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进而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中国风”流行歌曲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5],既能够起到提高民族认同感的作用,又可以引领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助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6]。

2“中国风”流行乐词的修辞学考察

修辞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活动,在文本中被广泛运用,修辞可以帮助读者体会文本语言之美,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本内容形象生动、新颖立体。“中国风”流行乐词巧妙地采用大量修辞手法,使歌词的意境与情感既能凸显主体的个性化特征,满足人们的表达需要,又更易被听众接受,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具体而言,“中国风”流行乐词对修辞手法的接受与采用大体有以下6种情形。

2.1 用 典

用典是一种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俗语成语等进行创作的修辞文本模式。“中国风”流行乐词最主要的用典特点,就是多方面吸取和继承中国古典文化中词句和意蕴,增加文化底蕴、丰富情感内涵。在具体的用典方式上,大致有两类:一是歌曲名称对古典著作的化用与借鉴;二是歌词内容蕴含丰富的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