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随着20世纪西方当代修辞学的迅猛发展,修辞学逐渐突破语言学的学科界限,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态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当严肃厚重的历史与活泼灵动的修辞相遇,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为此,闽江学院于2017年6月23-24日举办了“历史叙述与文学修辞”全国高端学术论坛,旨在探讨历史叙述、文学叙述与学术叙述的修辞化及其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本次论坛由闽江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主办,邀请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谭学纯教授、朱玲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林大津教授,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潘红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连晓霞教授,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高群教授,江夏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竹群教授,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高志明教授,台湾南华大学华文出版趋势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念祖博士等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50位专家学者与会。
大会主题发言人谭学纯教授做了一场题为《历史叙述·文学叙述·学术叙述:修辞化及其差异》的报告,他从五个层面进行逻辑化学术思考:(1)历史叙述:历史事实和历史文本修辞化;(2)文学叙述: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和文学文本修辞化;(3)学术叙述:科学性+逻辑性≠学术文本去修辞化;(4)三类叙述文本:差异中的修辞化;(5)修辞思维:气象与格局。其核心观点认为,广义修辞学起点是修辞技巧,同时向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延伸;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都必然有修辞介入,学术叙述在“问题驱动—话题提炼—话语出场”的流程中,不应该为了学术叙述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去修辞化”。
大会主题发言人林大津教授从2007年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到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做“Translation as Renarration”的讲座谈起,进行了一场题为《翻译作为戴着原文镣铐的叙事之舞:修辞化的空间限度——兼与Mona Baker商榷》的研讨。他对翻译过程中“再叙事”与“忠实原作”、“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无意性”与“有意性”、“实用翻译”与“文学翻译”以及语言与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翻译不是译者的自由之舞,而是戴着原文镣铐的叙事之舞,后者决定了翻译过程中修辞重构的空间限度。
大会还进行了以“海登·怀特的历史观研究”“西方当代修辞学研究”“国内广义修辞学研究”“历史或文学叙述中的修辞维度”为主题的分组讨论与总结。
在第一组关于“海登·怀特的历史观研究”的讨论中,宋馥香教授从中国古代史学批评范畴的生成路径及“直书”与“曲笔”、“史法”与“史意”等主要类型入手,探讨史家的历史观及其作史旨趣。海登·怀特对历史哲学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他对历史叙述与历史阐释方式的变革。毛晓阳教授则以清代科举宾兴这种社会公益基金组织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经历了捐助者撰文呈请、各级政府官员根据礼法予以审批、各级政府部门收存呈报材料进行备案三个阶段的历史呈现及叙述演变过程。
在第二组关于“西方当代修辞学研究”的讨论中,郑竹群教授从巴赫金修辞“话语”语义分析入手,对比牛津系列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巴赫金话语理论的研究,探讨当前情形下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的走向,指出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应当另辟蹊径,与中国本土理论进行结合。潘红教授关注哈葛德小说《三千年艳尸记》中的风景描写,她以话语视角观望风景,风景不再是修饰性的叙事陪衬,风景具有了符号学特征,成为一种文化表述的媒介、观看主体的自我投射。尼采以来的西方修辞观念则强调转义修辞中审美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变奏,谭善明提出,转义修辞总是以审美的方式制造话语形象,开启新的认知内容或生存体验。转义修辞活动中审美与认知的变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话语的有限性,为自由生存境域的开启提供了可能。这种理解也为重新认识并发现修辞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新视角。
在第三组“国内广义修辞学研究”的讨论中,以广义修辞学观、广义修辞学在小说修辞、文学批评修辞中的应用为视角,专家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发言探讨,如朱玲教授在以《修辞研究:巴赫金批评了什么——兼谈广义修辞学观》为题的发言中认为,巴赫金的修辞观是“超语言学”的,而非“纯语言学”的。巴氏批评囿于“书房技巧”的修辞研究,实际上倡导的是修辞诗学研究;巴氏“对话”理论蕴含了修辞哲学的某些思想。除此之外,其他关于广义修辞学的发言有:钟晓文《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近代西方跨文化传播——以〈教务杂志〉(1867-1941)为例》、林佩璇《圣经“献祭”之广义修辞学解析》、董瑞兰《广义修辞学阐释:作为政治事件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批评话语分析》、王晓燕《“偷窥”事件:余华〈兄弟〉的广义修辞学分析》、郑兰《微型小说〈提升报告〉修辞分析》、郑敏惠《古代文学“气”的内外语义系统及修辞关联》、连晓霞教授《间接引语叙事的修辞解读》等。关于广义修辞学研究的前景,高群教授认为,中国修辞研究应走向跨学科视野中,更多表现为学术召唤意蕴,激发小同行自我突破,借鉴大同行、超同行成果为我所用,理想研究状态应该呈现“修辞学前沿,是其学科前沿;修辞学深度,是其学科深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