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综合新闻

为何中国人常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来源:当代修辞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7

中国自古以来都习惯用“东西”一词统称所有的物品,然而“东”、“西”明明是古人用来表示方位的词语,为何用它来表示物品?为何不用“南北”?关于“东西”指代物品起源,有六种说法,且听我娓娓道来。

“东西”两个方位词连用后,可以泛指“四方”,继而又从“四方”的意思引申为“四方的物产”,后来才成为各种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的通称。当代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东西”是借代修辞格,是以部份代替全体。

物产来自东西南北中,如果把物产称为“东西南北中”,显然过于累赘,便以“东西”来借代。关于演变时间,汉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东西”一词已泛指四方了,宋朝以后便泛指一切事物。

说法二:汉朝两京说

起于汉朝,前西汉建都在长安,东汉定都在洛阳,人们外出购物到东都洛阳,简称“买东”,到西都长安购物,简称“买西”。所以久而久之“买东西”成了集市物品的代名词。

唐朝初年,首都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逐渐发展成为两大著名的商业中心,东市主要是国内市场,而西市则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市场和时尚娱乐中心。所以购物就统称为“买东西”。

明人张叔行的《雅俗稽言》卷十三记载:万物始于春而成于秋。春,木,震位,东也;秋,金,兑位,西也,故曰“东西”。后世的“东作西成”论,也源于此。

中国古代房屋建造格局都是坐北朝南,而街道就是东西走向,商铺就开设在这些街道两旁,人们习惯上都是沿着东西两个方向来回买物品,时间久了,就成了“买东西”。

传说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街头遇上好友盛温和。朱熹看着盛温和手中的竹篮问:“去哪里?做什么?”盛温和:“买东西去。”朱熹便又问:“不能买南北吗?”

盛温和释道:“当然不可,东方属木,西方属金,竹篮子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竹篮子怎能装得下?”朱熹闻后,恍然大悟。很快“东西”一词泛指一切物品就流传开了。

原来不起眼的“买东西”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儿,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