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在微信之夜上,张小龙称目前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有7.6亿人进入朋友圈。
微信,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在很多网上的社交活动,大多都是在微信上进行。
而微信聊天,总会遇到令人“窒息”的瞬间。
1.“恩哦啊”
知乎上有网友爆料,自己因为在微信上,回了老板一句 ''嗯'' 被老板批评。
当事人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把这件事曝光在网上。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大家都没站在他那边。
很多网友在回答里说:
'' 嗯、哦、啊这三个字,真的是微信聊天中最敷衍的回复,一个人再想找你聊天,也会因为这三个字而绝望。''
其实,从回复微信信息的字数,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对这段关系的态度。
回复得越敷衍、越简短,也就代表态度越不诚恳、越冷漠。
尤其是当一个人他兴高采烈地分享,想极尽可能表达喜悦,充满期待等待对方的回复,却只等来了一个字:嗯。
那他一定能感受到骤然的失望和热情的冷却,那种感觉就像被突然泼了一盆冷水。
有时候哪怕费力多打一个几个字,把嗯哦变成“嗯嗯,哦哦”都会好很多。
又或者哪怕是大串的哈哈哈哈哈,和搞怪表情包。
2.在吗
当你兴致勃勃地刷着视频,看着小说,微信突然收到一条消息。
“在吗”。
这两个字会瞬间让人“心肌梗塞”。
说在吧,不知道对方有什么事儿;说不在吧,岂不是睁眼说瞎话;不回复呢,又不太礼貌。
问了“在吗”,却长时间不说具体的事,我就会忍不住猜测,是借钱?是有大事相求?还是说有什么要求生怕我拒绝?
这两个字真的极具杀伤力,几秒钟的功夫就能让人在脑海里闪过中国上下五千年。
“在吗”这个开场白,总透着一股套路的味道。
很多无所谓的寒暄看似有礼貌,其实是在浪费对方时间和精力。
大家都挺忙的,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不好吗?
有事说事,开门见山,不要反复试探、犹豫。
这就像追剧时常听到的那句话: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只能说:不当讲。
3. 砍一刀、点个赞、借点钱
其实,现在好久不联系的人问在吗,大多都是PDD砍一刀,朋友圈点个赞,手头紧借点钱......
总之除了点赞就是投票,最近还加了一项帮抢火车票。
一两次还好说,多了感觉不过是他们集赞求票的工具而已。
最重要的是,大家真的好像就只是“点赞之交”。
很多人,只在有求于你时才出现,甚至你帮了他,他连声谢谢都没有。
他们不觉得打扰别人应该抱歉,反而觉得帮他是理所应当,不帮就是冷漠。
求朋友点赞是小事,但也从侧面看出来这种人多少有些自私。
他们根本没有把彼此的交情放在心上,什么寒暄客套不过是权宜之计,目的性太强。
朋友就是以心换心,对于那些总想着索取,总想着“砍一刀”的,这一刀把那点仅有的联系也要砍没了。
4. 大段语音
有些人聊天总喜欢大段大段的发语音,动辄几十秒甚至一分钟。
发的人是舒服了,听的人可就惨了。
并且听语音回复消息,总赶不上对方发语音的速度。
明明还在回复他第一条语音,他却已经连着发了四五条。
一段文字就能表达清楚的事情,却要对方在拥挤的车厢里,找到耳机戴上,然后听半天。
有可能因为信息太多,无法把握所有内容,错过重要信息。
还有可能不小心断掉,又要从头开始……
其实沟通是一种互动,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很多老人和一些不方便打字的人,确实能够理解。
但那些可以打字,却还是一条接着一条语音的,真的脑仁疼。
5. 一句话分成很多段
还有一些不发大段语音了,却会把一条消息分成很多条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