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
修辞学上的大帝
我们当代人对于“大帝”这个词不陌生。比如外国的彼得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比如中国古代的汉武大帝、洪武大帝。而用“大帝”形容帝王,其实源自近代。近代,随着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风东渐,西洋人尊称满清的皇帝为“大皇帝”,将历史上杰出的君王称之为大帝。在这个影响下,则是中文知识界也将中国历史上有杰出的君王,也尊称为大帝。
而这些“大帝”的含义,都属于修辞学上的意义,而在中国历史上,谥号中有大帝称号的,仅仅有一位君王,那就是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孙权。
为什么是“吴大帝”?
在我国古代,“谥号”并非平白无故而来,而是君王去世后,其臣子按照帝王生前的行为,然后结合《谥法》,给已故君王制定谥号。
比如说“谥号”里面是“灵”的,多半是昏庸无道之辈,比如晋灵公、楚灵王、汉灵帝。因为“灵”字儿在谥法里面并不是什么好词语,是形容无能、荒唐的君王的。
而孙权的“大”这个谥号,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大”这个词,在《谥法》里面意味着什么,其实是一个谜,最起码可以确定,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人已经不知道“大”这个谥号代表什么含义了,比如南朝萧梁时代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系《宋书》作者)就表示,“大”这个谥号,是前所未闻的谥号,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含义。而到了北宋,北宋文学家苏洵则认为,“则天法尧日大”,认为孙权之所以谥号叫做“大”,是因为孙权做到了尊崇上天,传承了帝尧的思想。
吴大帝真相
南朝萧梁时代距离吴国,时间线上并不遥远,而北宋距离孙吴,已经过去了数百年,南朝沈约不知道孙权为什么叫大帝,而北宋人苏洵却知道,这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苏洵对孙权“大帝”谥号含义的认知,多半来自推测,或者说臆断,并没有确凿证据。
不过,结合孙吴当时的政治形势,认为,孙权的大帝谥号,确实有“则天法尧”的意思。
我国古代君王,对于正统性是非常重视的,如果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王朝是正统王朝,就会导致统治不稳定。
三国时代,曹魏的正统性建立在汉献帝的禅位诏书上,而蜀汉的正统性,则建立在汉朝宗室的血统上,唯独孙吴,需要为正统问题煞费苦心。
因此,在曹丕称帝多年后,孙权才称帝,孙权称帝的理由是:吴国出现了大量的天降祥瑞,是上天希望孙权当天子,而非孙权自己想当皇帝。
由此,孙权当皇帝,是顺从天意,因此,有“则天”一说。
与此同时,三国时代吴国地区的文化氛围,以吴文化和楚文化为主基调,楚人和吴人的信仰上,对儒家的祖先崇拜、敬天保民思想,接受的较为浅薄,反而倒是对原始社会留下来的原始崇拜——比如万物有灵,比如对天的朴素崇拜更为认可。
而吴国统治者为了凝聚人心,于是结合吴人的信仰,将孙权谥为“大”,让吴人相信,孙权是上天所立的、前无古人、与众不同的皇帝。